<input id="fetjg"></input>

  • <acronym id="fetjg"></acronym>

  • 每日經濟新聞
    要聞

    每經網首頁 > 要聞 > 正文

    每經熱評|基金經理都去路演了 誰來管產品?

    每日經濟新聞 2023-07-17 22:39:36

    每經評論員 李蕾

    最近關于如何平衡好基金經理路演與投研工作的討論又多了起來。究其原因,可能是疫情期間線上路演得到了大規模普及,在提高路演效率和便捷度的同時也使得相關路演數量大幅增加,一名年輕基金經理半年的渠道客戶路演數量可以超過百場,全年更是可超過300場。而這反過來加劇了基金經理的“顧此失彼”。

    對于這個問題,筆者認為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來看。

    首先,大量、頻繁的路演背后,其實是公募基金對于規模的高度渴求。雖然都說規模是基金經理的敵人,但在整個行業“規模為王”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、盈利模式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,通過路演讓市場看見自己,得到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以及銷售機構認可,可能已經成為某些年輕基金經理的第一要務。

    其次,這種高強度的路演是否都是有效的?這個問題很難去直接回答,筆者想引用一個最近聽到的段子:“現在基金路演已等同于營銷,框架高度相似:國家宏觀、政策支持、行業前景要么高度景氣要么未來可期,擺上一堆數據佐證,然后推票或推旗下產品,拉個歷史收益率,加上幾個商業互吹獎結束?!?/p>

    對于很多基金經理來說,同一個時期的路演往往是同一個PPT講了又講,有時候臺下聽的人都有可能前兩天剛見過,又要把相同的觀點再闡述一遍。尤其是沒什么名氣的基金經理,幾乎就是進退兩難:反復講吧,確實有點低效內卷;但是不講,又失去了在客戶面前發聲的機會,就算是“刷個臉”也必須講下去。

    第三,基金經理都去路演了,誰來管產品?不是說基金經理不能、不該去路演,而是當路演占據了一位基金經理大部分的工作時間,那么其本職的投研工作會不會受到影響?應該如何在這些工作中實現平衡?

    在這里,我們要厘清一個大前提:作為普惠金融的公募基金,其使命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給老百姓和機構投資者保值增值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而基金經理作為基金的“掌舵人”,更應該在其位謀其職,第一要務肯定是做好投研工作、創造長期價值,不應本末倒置。

    在不影響基金經理正常的工作節奏的情況下,一定程度的路演曝光,讓市場和投資者更了解自己也是必需的。尤其是在市場行情快速變化,或者基金經理投資理念和框架出現調整時,有必要通過路演等形式與投資者進行溝通說明,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投資者陪伴。近期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,有的公司也推出了基金經理的數字人分身,試圖借助創新技術來為基金經理爭取更多時間與空間,這也是一些值得關注的嘗試。

    總而言之,讓基金經理路演和受訪這件事不可“竭澤而漁”。畢竟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投資者,最后看的還是基金能否為自己賺到錢,基金經理也只能通過長期優秀的業績而非營銷手段,才能實現規模的良性增長。

    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    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
   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    讀者熱線:4008890008

    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    基金 基金經理 每經熱評

   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

   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

    0

    0

    欧美特黄特色三级不卡在线_欧美video毛茸茸_最新av亚洲国产高清色_老子午夜不卡影院

    <input id="fetjg"></input>

  • <acronym id="fetjg"></acronym>